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社會工作實習指引
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PRACTICE 
開課學期
98-1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社會工作學系  
授課教師
蔡貞慧 
課號
SW3022 
課程識別碼
310 3300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帶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6,7(13:20~15:10) 
上課地點
社207 
備註
本課程常需機構參訪,需預留往返時間。
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
總人數上限:5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981iswp2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為社會工作學系三年級之必修課,也是社會工作實習(一)、(二)之先修課程。本課程期透過課堂講述、小組討論、機構參觀等多元課程活動方式,協助學生聯結專業知識、技能與社會工作實務場域,並且透過自我覺察、學長姐經驗分享、小組討論等途徑,為大四社會工作實習做好準備。本課程內容共計安排四週的綜融專業技能的課程(包括訂定實習計畫、如何認識機構、如何認識案主、如何觀察議題),五週的機構觀察課程(包括兩次學長姐經驗分享、三次分組機構參觀),三週的觀察報告及角色扮演等操作課,以及四週的倫理討論課(包括人身安全、溝通、倫理價值、專業界限與自我覺察等課題)。

本課程共17個單元,單元順序為暫定,將配合學長姐分享的時程安排做調整,期中考週要上課,期末考週不上課不考試。

 

課程目標
(1)透過經驗分享、資料蒐集、實地觀察,來認識實習環境。
(2)透過課堂講述、小組討論,連結社會工作專業知識與實習機構場域。
(3)透過課堂講述、小組分享、自我覺察,認識自己的專業興趣與特長。
(4)完成實習計畫書及申請實習機構前的準備。 
課程要求
(1) 本課程常需機構參訪,需預留往返時間。
(2) 先修科目為社會工作概論(上)、(下)。
(3) 在關懷生命、保密隱私、尊重多元的原則下,老師及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或課程網頁上
分享意見並對老師及同學的意見提出回饋。
(4) 學生應積極主動參與課程活動,並準時繳交作業。
(5) 老師應公平、公正地提供學生關於課程學習的回饋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三 16:30~17:30 
指定閱讀
Horejsi , C. R. & Garthwait , C. L.著,高迪理、尤幸玲譯(2003)。社會工作實習:學生指引手册。台北市:雙葉書廊。 
參考書目
參考教材:
甘炳光、陳偉道、文錦燕(2006)。堅守信念 : 給社工學生的30封信。香港:香港城市大
學。
LeCroy, C. W.著,李晏甄、林立譯(2009)。社工員的故事。台北市:群學。
嚴長壽(2008)。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。台北市:寶瓶文化。

選讀書單:
Amador, X., & Johanson, A.著,魏嘉瑩譯(2003)。他不知道他病了:協助精神障礙者
接受治療。台北市:心靈工坊文化。
Minuchin P., Colapinto J., & Minuchin S.著,劉瓊瑛譯(2002)。弱勢家庭的處遇:
系統取向家庭中工作方法的運用。台北市:心理。
天主教善牧基金會(1997)。在生命的泥沼中成長。台北市:善牧基金會。
尤美女、邱駿彥、魏千峰(2004)。勞工權利聖經:勞動契約、工資、加班、婦女的基本
權益。台北市:新自然主義。
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(2004)。社會工作師 : 專業的助人者 : 社會工作
師能為您做什麼。台中市: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師公會全國聯合會。[DVD 15min]
台大女同性戀文化研究社(1995)。我們是女同性戀。台北縣中和市:碩人。
台灣勞工陣線、台北市上班族協會、台灣原住民勞工聯盟(1999)。台灣勞工的主張:
2000勞動政策白皮書。台北市:勞動者雜誌。
邱珍琬(2001)。我的家缺角了:一個心理治療師的觀察。台北市:張老師。
阿保順子著,高詹燦譯(2005)。失智老人創造世界。台北市:臺灣商務。
徐月美、徐玉雪、江明志編(2008)。記.身心障礙就業之10年光景。台北市: 臺北市政
府勞工局。
莊慧秋(2002)。揚起彩虹旗:我的同志運動經驗1990-2001。台北市:心靈工坊文化。
黃侃如(2007)。大經濟小社工:三位精神社工的生命故事。台北市:記憶工程。
黃越綏(2005)。單親的天空。台北市:單親兒童基金會。
趙雨龍、秦安琪(2005)。兒童與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:觸動與關懷。台北市:心理。
劉玲珍(2001)。兒童保護工作案例彙編。台中市:中華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。
蔡宏進等著(2007)。高風險家庭處遇之社會工作者人身安全建構。南投縣草屯鎮:內政
部社會福利工作人員硏習中心。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團體作業 
40% 
(1)全班分成6組,9/23之前確定分組名單及機構領域(例如:兒童、少年、婦女、一般醫療及精神科、老年、身心障礙、貧窮、倡導型組織、社會行政等)。 (2)小組的工作包括:三次機構參觀的行前討論、資料收集、機構聯繫、機構參觀以及完成機構觀察報告(11/25以前上傳)和以實習場域為背景的角色扮演(時程另行安排)。 (3)每次參訪各占10分(出席5分,聯繫/資料搜尋/報告5分),角色扮演10分。  
2. 
個人作業 
30% 
(1)履歷、自述及實習計畫。 (2)於12/23繳交初稿紙本,15分;於01/06 繳交完稿紙本,15分。每早交一天加1分,每遲交一天扣1 分,修改會加分。 (3)作業評分標準公佈於課程網討論版”關於個人作業: 關於實習計畫撰寫”。 (4)作業依品質評分,評分標準另公佈於課程網。 
3. 
課堂參與 
30% 
包括出席、分組討論、課堂表現。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09/16  課程介紹 
第2週
09/23  訂定實習計畫 
第3週
09/30  認識機構的面向 
第4週
10/07  督導、人身安全與溝通(I) 
第5週
10/14  督導、人身安全與溝通(II) 
第6週
10/21  分組參觀機構(I) 
第7週
10/28  認識自己與裝備自己 
第8週
11/04  分組參觀機構(II) 
第9週
11/11  再次認識案主 
第10週
11/18  分組參觀機構(III) 
第11週
11/25  如何觀察議題 
第12週
12/02  分組機構觀察報告及角色扮演(I) 
第13週
12/09  分組機構觀察報告及角色扮演(II) 
第14週
12/16  分組機構觀察報告及角色扮演(III) 
第15週
12/23  實習計畫撰寫實務 
第16週
12/30  文化、價值與專業界限 
第17週
1/06  自我與專業的融合